九仙山与龙岩

来源: 桂林生活网—桂林日报 2022-01-04 10:19:36 我来说说 阅读

  九仙山与龙岩

 

  图①:龙岩山,其下部的溶洞叫“龙岩”。

  

 

  图②:龙岩洞的西北边入口。

  

 

  图③:位于龙岩山麓的金山院。

  

 

  图④:崖壁上的“双龙戏水”。

  

 

  图⑤:龙身与龙爪。

  ■吕建伟 文/摄

  九仙山地处灵川县九屋镇东南缘,属九屋镇地界,整座山体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主峰海拔383米,因山有九峰,故名,史上系灵川县名山。山脚有名洞,谓“龙岩”,龙岩之上的山叫“龙岩山”,为九仙山的九峰之一,因“龙岩”又称“灵岩”,此处又有“灵岩山”之称。

  龙岩山距九屋镇政府所在地约1.5公里,“龙岩”便位于龙岩山脚西北侧的深潭上。龙岩为一塌陷岩洞,自九仙山七、八峰下呈南北向洞穿山体,洞口位于北纬25°30′49″,东经110°15′1″,洞高约20米,宽70米,长度为200米,丰水期水面海拔168米,甘棠江流至洞口处,受山形地势所阻回旋成深潭,江水几乎呈90°折返穿岩洞而过,系甘棠江河道。因岩洞崖壁受流水侵蚀,形成块块乳石如龙身鳞片而得名“龙岩”。岩壁上存有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21方,人称“龙岩摩崖石刻”,为灵川县古代石刻最为集中之地。石刻中以宋宣和六年(1124年)的“灵川县”石刻最为有名,该石刻为灵川时任县令韩端卿所刻,题字为曾任桂州知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程邻所书;其次为明万历乙巳年(1605年)灵川县知事王柱魁手书的“龙岩”两个大字,苍劲传神;此外,还有《明·曲迁桥游龙岩泉诗并序》等。

  龙岩之所以有名,一是因该处“山清水秀,洞奇石美”,尤其是传说中的“神龙穿岩,破壁而飞”之处,是县域内外百姓尊崇和向往的地方,自古便是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;再则,又有官方及学者之间上千年关于灵川县名的由来之争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版《灵川县志》采用《新唐书》说法,县名取自“龙穿岩穴之瑞”。而在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和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出版的《灵川县志》,均采用刘昫(887-946年,五代时期政治家、史学家)编著的《旧唐书》中的述说,灵川县名源于“灵渠行之五十里,会大融江,灵之义得于渠,川之义得于三水并下”。此说“渠”为灵渠;“三水”,指的是汇成漓江上游溶江的川江、黄柏江和六峒河。这就是史上关于灵川县名由来的“神瑞”和“地理风物”两种说法。以上几项叠加,再加上始建于元代的金山禅院于1994年迁于此,是故,龙岩山的上下一直是一处“热闹”的去处。

  1983年6月,该处石刻由灵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灵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龙岩山麓有古刹,名“金山院”。金山院始建于元代,明清时期曾多次修葺,为旧时灵川县西部的佛教名刹。据有关史料记载:金山“上有原置寿佛道坊,四山环抱,竹木参天,每年二月初八,士人朝参者不下万人……”原修建在不远处潭下镇沿口村旁的金峰山麓,于20世纪60年代被毁。1994年4月迁今址重建,于2001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。重建时的山门匾额为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的楚图南教授题书,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的钟家佐撰写山门楹联,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题书大殿匾额和楹联。重修之金山院,自龙岩山脚起,逐山势而上,分别修建有山门、春映亭、观音殿、大雄宝殿和大王殿,绿树掩映、曲径回环、气势雄伟,现已成灵川县的旅游风景胜地。

  龙岩洞正处金山院之下,两处垂直相隔的山体不足百米,为石灰岩质地。龙岩洞除主洞外,在靠近洞口的西北侧还有一个小洞,水流与大洞同向,洞中可行小船,常人难以发觉。大小洞都有凹凸呈鱼鳞状的崖壁,当地人称之为“龙鳞”;大洞少而浅,小洞多而深,为亿万年水洗和溶岩所形成。桂林溶洞何其多,洞内溶岩以钟乳石、石笋等为主,但崖壁形成如此排列有序而又整齐分布的鱼鳞形状溶岩,却十分罕见,非常神奇。尤其是小洞,底部为深潭,洞顶和两侧石壁布满鱼鳞状溶岩,更为奇特的是在溶洞东南侧的崖壁上,同一水平线几乎等距排列着数个边长约10厘米的正方形天然石孔,粗看之下,以为是人工精雕而成,如何形成?百思不得其解。此外,还有多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图案和结构,鬼斧神工,叹为观止。入其中,临渊行舟,犹如在龙腹中穿过,心灵无不感到强烈的震撼!

责任编辑:李毅兰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,快去评论吧。
网友评论
0条评论
发表评论